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华佗、张仲景做校名,中医药大学为什么火了?
首页> 文化 > 正文

华佗、张仲景做校名,中医药大学为什么火了?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2021-04-27 09:3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文/俞杨

  向前看,中医药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往后看,中医药大学眼下热起来了。

  各地筹建中的新大学,是高校中的一股新兴力量。在这股潮流中,中医药大学尤其引发公众关注。河南南阳拟恢复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安徽亳州称要申办华佗中医药大学,济南市和苏州市先后传出争取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落户的消息。

  中医药大学的积极信号,同时引发公众思考:新的中医药大学盖起来了,人才就会涌现出来吗?

  热潮

  面向“十四五”,中医药大学迎来热潮。

  河南省在“十四五”时期将支持南阳组建中医药大学,南阳市计划在“十四五”时期完成张仲景国医大学恢复重建。

  近日,《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中共南阳市委关于制定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披露了上述消息。

  安徽亳州市政府官网消息显示,日前亳州市政府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举行合作共建亳州学院中医药学院签约仪式。亳州市明确思路,通过借力引进上海中医药大学资源,建设亳州学院中医药学院,并在此基础上申办华佗中医药大学。

  张仲景、华佗都是中华名医,筹建中医药大学冠以名医人名。除此之外,国字号中医药大学的筹建亦不止一家。

  4月22日,苏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建设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2020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在成立65周年之际,宣布将持续推进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建设。随后,济南市和苏州市先后传出了争取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落户的消息。

  河北省石家庄市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到石家庄市将在“十四五”期间推动建立中国北方中医药健康城,谋划建设中国中医药大学。

  此外,各地方中医药大学的建设未雨绸缪,重庆在“十四五”期间将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建设重庆中医药大学;尽快启动成立宁夏中医药大学,已有提案建议。

  在我国现有的中医药大学中,共有6所中医药大学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2020年“省部共建”高校扩容,有5所高校入列,中医药大学就占据了3席,分别为江西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同年,福建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等增加了中药学的博士一级学科学位,反映出国家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视。

  各种积极的信号频传,中医药大学似乎即将走上快车道。

  由来

  中医药大学怎么就“突然”热起来了呢?

  上海中医药大学资深教授、中华医学会原理事兼心身医学分会前任会长何裕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其一是有客观需求,包括政策层面的需求、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等。

  2019 年10月,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随即,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医药事业迎来发展机遇。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正式公布,提出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其二是有传统优势。何裕民指出,重庆中医药原本就很有特色,目前北京、上海、天津几大直辖市都有中医药大学。宁夏是回族自治区,我们有蒙医、藏医、维吾尔医,做好回医可以理解。

  河南南阳是名医张仲景的故里,张仲景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安徽亳州则是名医华佗的故里,享有“中华药都”的美誉,一直有建设一所中医药大学的呼声。

  亳州市市长杜延安指出,亳州正在举全市之力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和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保健饮品生产基地。面对高素质、专业性人才和科研创新能力与日俱增的需求,亳州正式开工建设亳州学院中医药学院,并在此基础上申办华佗中医药大学。

  某不愿具名的中医药界人士跟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中医药大学热可能是源于市场需求。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都市亚健康人群的增加,中医药将更多地介入到“治未病”,更加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防患于未然。

  不过,也有人提出质疑,安徽省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建设安徽中医药大学呢?河南不是已经有河南中医药大学了么?先把河北中医学院升级成河北中医药大学再说吧……

  其实,不少地方本地已经有一所中医药学院或大学了,再造一所全新的中医药大学,会不会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

  上述中医药界人士认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治未病”的需求增长,中医药实际上包含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服务功能,所需要的人才会越来越多。过去人们可能觉得医学就是治病,但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变化,医学注重点更多地是要去管理人类的生活质量。

  何裕民指出,教学有竞争,竞争不是坏事情,规范一下,各显各的优势,如果能认真办学、有超前意识去办学的话,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当然能不能办好,那就属于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了。

  人才

  大学之大,不在高楼大厦。

  在防治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独特作用。而从我国近14亿人的人口规模来看,中医药人才队伍仍亟待发展壮大。

  上述中医药界人士指出,目前中医药人才处于“大城市相对丰富、小城市不饱和”的状态。大城市相对丰富,是指在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中医药人才相对较多,就医环境相对宽松;小城市不饱和,是指在三线城市、县城、乡镇、特别是农村,中医药医师队伍薄弱,亟需更多优质中医药人才。

  何裕民指出,传统的5所老的中医药大学外,其他的中医药院校办得都不太理想,有很多医学院校的中医系等办到后来都比较尴尬,学生兴趣也不高,很多毕业生都改行了,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源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这些人才没法应对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又没法适应现代社会。

  “传统活在现代阐释中”,传统思想可以用现代语言在今天语境之中加以表达。何裕民认为,今天的中医药人才问题,绝对不是培养了多少学生,而是培养了多少能解决社会问题、适应社会生存、推动社会发展的人。这不是数量问题,而是内涵和质量问题。这方面中医药学做的不够理想,而且很不理想。

  如何办好中医药大学?何裕民认为,首先,有大眼界的教师是关键。教师没有新的理念、新的观点、超前的意识,那么,大学并没有意义。教师的大眼界,是要能够“接着讲”,把原来没讲好的讲好它;还需要有新的眼光继续讲,顺应医学的发展趋势。简而言之,继往开来,传道受业。

  再者,国家层面实际上对中医药学十分看重,这不是对一个学科感兴趣,也不是对一门技术感兴趣,也不仅仅是对一种治疗体系感兴趣。科技资源、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经济资源、医疗资源,中医药具有五大资源,这是国家层面的定性,很有见地。故真的要办好中医药大学,实际上要结合这种背景趋势来理解、把握,筹划。

  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变化,学科交叉融合,实际上对中医药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上述中医药界人士认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应在三方面着眼。第一,聚焦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守正创新,让中医药大学毕业生的所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需求;第二,在培养人才的初期,一定要打好基础医学的底子;第三,进一步加强传统中医与信息化相结合,嵌入科技全球化的进程中,不断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当然,大师不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何裕民指出,大学办30年也不一定能办得很像样,因为中医药大学本来也没有现成的模式,都在摸着石子过河。而如果优质的教师队伍能跟上,肯定能吸引更多的人才。

  人才的积累,始终是个漫长的过程。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刚果(布)总统萨苏

  • 习近平会见斯洛伐克总理菲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