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日前,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印发《黑龙江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黑龙江省全年中药材产业工作的主要工作任务和重点目标,全力推进龙江中药材产业大发展、快发展。力争到2021年末,黑龙江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50万亩,产量达到70万吨,年加工能力超过20万吨,产值达到1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6%、40%、60%、34.6%。到2025年,黑龙江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00万亩,产量达到110万吨,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产值达到210亿元。
《实施方案》的印发,是深入落实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的重要部署,依托中药材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创建一批标准引领、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龙江道地药材优势区,着力打造一批质量优、信誉好、影响大的黑土“龙药”品牌,推动中药材产业加快成为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
中药材产业实现“四个提高”
《实施方案》提出,实现科技创新能力、高质量发展能力、市场影响力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能力“四个提高”。打造优势中药材种植基地,引建加工企业,培育中药材示范强县、强乡、强村,推行“中药材基地+加工”“中药材基地+流通”“中药材基地+文教康旅”“中药材基地+乡村”等发展模式,培育延伸型、体验型、智慧型和融合型中药材产业集群,推进中药材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实施方案》明确,要依托黑龙江省道地野生药材种质资源研究中心,与国家现有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合作,全面开展道地药材野生种和栽培种优质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与评价工作,建立省级中药材种质资源数据库,构建种质资源信息系统。开展道地药材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种子种苗繁育,从源头保证优质中药材生产。研究制定防风、赤芍、黄芪、刺五加、苍术、柴胡等大宗中药材的种子种苗质量标准,制定刺五加、关防风、五味子、板蓝根、赤芍、金莲花、白鲜皮等道地优势药材的良种繁育操作技术规程。开展刺五加、五味子、人参、防风、赤芍、黄芪等道地品种生产保护区建设,每个品种确定10个生产保护区,其中生产核心区5个。培育大庆、齐齐哈尔板蓝根、防风、柴胡,牡丹江刺五加、黄芪,哈尔滨黄精、西洋参,佳木斯五味子、紫苏,伊春平贝、人参,鹤岗五味子、人参,鸡西紫苏、月见草,七台河黄芩,大兴安岭赤芍、黄芪、防风等示范展示基地。
《实施方案》提出,强化科技支撑,整合省内外中药材产业智库,成立黑龙江省中药材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和种业创新发展专家委员会,组建人参、刺五加、五味子等19个专业委员会。依托高校院所,开展道地中药材生长发育特性、药效成分形成机制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联性研究,完善道地药材生产的基础理论,构建道地药材规范化、现代化、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加大专用农机研发力度,研发一批适用于龙江道地药材品种的播种(移栽)、田间管理、采收和药材加工专用机械,提高规范化种植水平和药材品质。
打造“黑土龙药”靓丽名片
《实施方案》强调,强化品牌战略,打造龙药精品,推进中药材品牌建设,扩大龙药知名度和市场认知度,叫响“龙九味”品牌,打造“黑土龙药”靓丽名片。突出道地特色和产品特性,全力打造“龙九味”道地中药材品牌和林都北药、大兴安岭赤芍、庆安人参、清河五味子、大同板蓝根、海林刺五加、桦南紫苏等区域公共品牌。鼓励各地加快培育具有当地特色的优势中药材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不断提升“龙药”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联合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实施“名医好药”行动计划,开展“龙江好药”等品牌产品评选活动,认定一批高品质的“龙江好药”“龙江名药”中药材产品。通过中医药博览会、产销对接会等方式,大力宣传推广“龙药”品牌,打造最具特色的地方名片,引领产业整体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要求,在黑龙江省中医药发展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构建“分段负责、省级统筹,市(县)主抓、企业主体”的工作机制,推进中药材产业大发展快发展。将道地药材纳入地方农业政策性保险支持范围,开展中药材生产保险试点,建立稳固有效的风险保障体系。推进中药材生产与产业扶贫、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和特色康养小镇建设相结合,拉长产业链条,开发具有龙江特色的系列产品,提高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冯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