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医文明对世界医学的传播和影响
首页> 文化 > 正文

中医文明对世界医学的传播和影响

来源:光明网2021-06-24 11:2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中医文明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文明对外交流的历史很长。隋唐时期,当时的欧洲正处在中世纪早期,这一时期跨度大约为从公元500年至1000年之间。在此期间,欧洲的大多数地区基督教化,紧随罗马沦陷和9世纪法兰克帝国建立后的欧洲大陆,卡洛林文艺复兴,其后就是“黑暗时代”。而在中国的唐代,则国富民强,百业兴旺,国内外贸易发展和科学文化交流频繁,首都长安成了中外文化与经济交流的中心。中医药处于学术的领先地位,在中外医学交流中,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传播、促进了世界医学发展,同时也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一、历史记载的中医文化世界传播

  中国和欧州。据《隋书》和新、旧《唐书》记载,当时与中国有过交住的地区和国家有90余个。1298年就是“垂拱而治,理定四方,可谓善于守成者矣”的成宗年,也是元世祖忽必烈驾崩,皇太孙铁穆耳继位所开启的元朝最好的“文治”时代。成宗修订新规,休生养息,停止对安南和日本的讨伐,恢复邦交,大规模减税,整肃吏治,在位13年,大胆起用外国人马可·波罗为官。马可·波罗后来回到威尼斯,写出名著《马可·波罗游记》。这本游记让欧洲人了解中亚和中国,打开了欧洲人的眼界,引发了欧洲人此后几个世纪的东方情结。

  16世纪耶稣会传教士随葡萄牙和西班牙商船东进,17世纪荷兰、英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亦相继而到。自葡萄牙人到广州以降,耶稣会传教士渐次来华,后来因干预中国教民礼仪和介入清室内部斗争而遭禁。传教士们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实乃文化经济全球化的先驱,他们把西方的科学技术带到了中国,同时也把中国的文化介绍到了欧洲。

  自马可波罗以迄18世纪中叶,中国一直是欧洲各国羡慕仿效的对象。法国启蒙时代杰出代表伏尔泰就从中国找到了君主立宪理想的依据;思想家孟德斯鸠也从中国找到他理想的三权鼎立理论基础部分;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富国论》和笛卡尔、霍尔巴赫等思想理论家都受到中国文化、学术的影响而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在这些文化交流的洪流当中,中医文明与世界医学的交流,更是数千年以来影响世界医学格局的重要一页。

  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启蒙运动,新康德主义价值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卡西尔指出,启蒙精神是一种实证精神和推理精神、分析精神。这些精神意识引发“法国大革命”的理性光芒。而这个启蒙时代的助产士就是“中国潮”,即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欧洲人对中国事物(器物、制度和思想)的热情。商人贩运过去的丝绸、瓷器、茶叶和漆器和数中国学术著作,激发了欧洲人的创造灵感。这些传教士把中国的文化、中医文明介绍到了欧洲。

  中国和东南亚及日本等汉文化圈系十分紧密。《后汉书》说:“自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西汉武帝时,朝鲜王右渠召诱汉逃亡人口,不肯朝见天子,并阻挠附近其他小国使者入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武帝分两路进攻朝鲜。这一年,日本的君主遣使来汉朝朝贡,自称在倭地最南处,可能就是今天的日本九州岛,汉光武帝册封该国君主为“倭奴王”,并赐了一枚“汉倭奴王”金印,此印于1784年出土,至今保存在日本福冈博物馆。除了赐印以外,还有许多器皿和书籍、文化产品也赐予“倭奴”。公元238年,魏明帝时期,日本朝贡并带了不少奴隶来贡,魏明帝不但回赠了大量礼物、白绢、黄金、铜镜、真珠、铅丹等,所赠的锦册里就有不少医书。

  从东晋末年一直到刘宋时期,是中国《宋书》记载的由赞、珍、济、兴、武这五位国王统治倭国的时期,也就是“倭五王时代”。宋朝以后,来华专门学医的日本人,较著名的有管原清、管原捤成等。传到日本的药物,从日本著名皇家文物仓库“正仓院”收藏的药物可见一斑。公元756年日本圣武天皇逝世后,光明皇后把宫庭所存药品送到“正仓院”。其中有中药约60种,包括麝香、犀角、人参、大黄、龙骨、肉桂、甘草等,至今仍保存于日本正仓院中。

  据《中医通史》介绍,日本大宝年(公元701年)以后,仿中国唐代制度,其医事制度、医学教育、医官等设置,也完全采纳唐制。如疾医令规定于中务省设正、佑、令使、侍医、药生等官职,规定医生、针生分科习业,医生必修《甲乙经》、《脉经》、《小品方》、《集验方》等。

  中国医药传入日本以后,得到了日本朝野重视,在日本出现了许多以研究中国医学而著称的学者,他们撰写了不少研究中国医学的巨著。如公元808年日本平城天皇的侍医出云广真等编成《大同类聚方》100卷,就是参考传入日本的中国医籍《黄帝内经》、《针经》、《脉经》而编撰成的。据藤原佐世所编《日本国见在书目录》(891年)所载,当时日本官方所存中医药书籍已达163部,1309卷。其中包括不少后来在我国散佚的书,如《新修本草》、《小品方》、《集验方》等。

  另如中国和朝鲜。中朝之间的交往相当频繁,高名丽、百济、新罗都曾派学生来中国留学。不仅中医药学传入朝鲜,中国的医事制度亦为朝鲜所接受。公元693年,新罗置医学博士二人,以中国医书《本草经》、《甲乙经》、《素问》、《针经》等科目教授学生。中国和越南。隋唐时期,中越之间的交往也颇频繁,中国许多文化名人如沈佺期、刘禹锡、高骈、樊绰等人都曾去过越南,医药随之传入越南更多。《玉堂闲话》记载,当时有中国人申光逊者,曾治愈一越南人之脑痛症,唐代名医孙思邈在越南被当作医神塑于先医庙中供奉。

  再如中国和印度。隋唐时期,由于佛教在中国盛行,中印之间关系密切,不少僧人互相往返,促进了中印之间的医药交流。公元629~645年间,唐朝僧人玄奘在印度取经,曾有《大唐西域记》,该书载有许多医药方面的叙述。

  唐朝僧人义净,于公元671年去印度,在印度渡过了二十五个春秋,向印人介绍中国的本草学、针灸学、脉学、延年益寿术等知识。他和玄奘的活动足以说明中印、中尼、中巴之间的医药交流在唐代是相当频繁的。

  中国与阿拉伯诸国医学文化交流亦多。公元七世纪在阿拉伯半岛崛起了伊斯兰教国家,大食,即阿拉伯帝国,中国与之交往频繁,在公元615~789年间,大食正式遣使来唐者有37次之多。其使往来互携文献及药物。隋唐时期,中国的炼丹术、脉学、本草等内容也传入阿拉伯。如生活于相当宋兴之世的誉为医学名父的伊本·西拿,西方人阿维森纳(980~1037)的著作《医典》中,就有中医学论述的痕迹。

  明清之际还有来中国的一位西方传教士,名叫卜弥格(Michal Boym,1612-1659年)他是第一次将中国的中医中药介绍到了西方的学者。他的《中国植物志》,其中有大量的中药动植物,于1656年12月在维也纳出版。他还完成了《中国医术》和《中医处方大全》。他在400年前,把古老中医文明传播到整个欧州大陆的人。

  二、面对未来,中医发展前景无限宽阔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国际地位决定于其对于人类所做出的贡献。中华民族曾经在农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为人类做出过重要贡献,而在当前创造和发展人类共同体的进程中,在克服当前世界所面临的文明危机方面还应贡献更多的力量和智慧。

  人类最大的危机是工业文明的危机。主要是生存资源的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科学与人文发展的不平衡。危机根源是人类自身需要和欲望的恶性膨胀。市场经济的不断扩张,工业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空前提高。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的主要是使用价值,而使用价值和物质财富是有限的,但人类的追求需要无限,而且与欲望的界限渐渐消融,当欲望直接成为需要,欲望的无限膨胀,必然导致自身危机四伏。

  这种危机现状说明,工业文明自身已不能挽救面临的危机,现有的科学技术也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正像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历史进程一样,未来必须有新的文明更新换代。依据人类的历史经验,文化的融合将给新的文明助产,新的文明将在工业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中产生。作为新的出发点,人类需要从农耕文化和工业文化融合着手,才有出路。

  历史证明,几千年来的人类文明主要来源于农耕文化,人类在10000年前驯化了谷物,以小麦、小米、水稻等作为主食,就开始步入了农耕文化。以小麦为主的农耕文化最早出现在8000多年前西亚的两河流域;以小米、水稻为主的农耕文化最早出现在9000多年前东亚的黄河、长江、淮河流域。4000多年前西亚的苏美尔文明因处于两河流域的下游,雨水不够丰沛,腹地不够广阔,又常年受到游牧族群的入侵,最终被毁灭。北非的古埃及文明处于尼罗河下游,也因腹地太小,以后也被地中海帝国征服,一蹶不振,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比之下,东亚的中华文明所处的地理环境是亚欧大陆最好的地方。东亚腹地开阔,不仅有长江、黄河、淮河等大江大河与众多水源滋养,而且矿藏丰富,距离亚欧大草原很远,农耕文化在上古时代没有受到大规模的冲击。这样,中华文明就成为了硕果仅存的农耕文化。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和世界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他们经过多年考查,都非常明确的寄厚望于21世纪的中国。

  中医是典型的中华文明和农耕文化的产物。但历史固然悠远,面对当今时代,中医要与现代医学一样,成为世界医学的主流,必须进行文化的推陈出新,从理论与实践各个方面,与时俱进。严格、严肃、严谨的守正;鼎力的,全方位的,用崭新视角和现代科学手段,融合、借助科学研究、科学技术诸多方面,面向未来,立足创新。这不仅要求中医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自觉意识,还要求进行爱因斯坦所说的“真理的再发现”。如何在中医传统中寻找新的文化种子,以创新求发展,向世界提供中医文明中的最佳遗惠,“人归多慕恋,遗惠在兹民”(梅尧臣诗), 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发展新的医学科学系统和新的医学人文价值,是中华文明文化复兴,中医复兴的一项伟大的历史使命。(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 卢祥之)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乘坐的专机降落越南河内内排国际机场

  • 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举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以耕地保护为例,为扭转黑土地退化趋势,我国自2020年启动实施了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
2025-04-14 09:58
北京市、中国科学院发布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设施开放运行报告,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布局建设37个科技设施,其中16个已向全球开放,包括多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025-04-14 09:57
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在江苏常熟下线,将用于世界最长高速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施工。
2025-04-14 09:57
志林肚天牛体色以浅红褐色为主,下颚内缘为黑褐色,触角呈暗红褐色。
2025-04-14 09:30
如今,科技小院的科研成果已经推广至山西长子县、榆社县等地,形成了“垃圾分类先行、农用酵素开花、有机合作结果”的发展路径。
2025-04-14 09:28
经监测,截至2024年年底,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12.75万吨,较2023年增加0.72万吨,增长5.98%,较2002年保护初期增长49倍;
2025-04-11 03:45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11日至12日,随着新一股较强冷空气东移南下,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强风、降温、沙尘天气,华北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性大风,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东部将出现暴雪,南方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风雹天气。
2025-04-11 10:23
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首次获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为认识月幔水的时空演化提供了关键约束。
2025-04-11 03:45
自然资源部10日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高纯石英矿成为我国第174号新矿种。据悉,这一矿种于2020年至2021年被发现,
2025-04-11 03:45
为实现长期心电智能监测,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无运动束缚的动态12导联心电系统(以下简称“MU-DCG系统”),实现了无感化佩戴、抗运动伪影以及低功耗原位实时信号处理的优势集成。
2025-04-11 03:45
一根细细的纱线,一头连着福建首个规模超万亿元的纺织鞋服产业;另一头牵动5位院士的心,带动多项高性能纺织面料技术取得突破,为国内一家锦纶龙头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新增产值逾10亿元……
2025-04-10 10:13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在赋能千行百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利用AI进行违法犯罪、AI数据权属争议等新问题也随之出现。透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司法案例,看司法机关如何通过积极稳妥审理相关案件,运用法治方式厘清法律边界、做好规制监管、强化司法指引,护航人工智能向上向善。
2025-04-10 10:11
医生身处临床服务、保障人民健康第一线,能切实了解病患需要、诊疗现状、技术进展,也是最容易做创新、出成果的。
2025-04-10 10:07
近日,该所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2025-04-10 03:55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中,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发育、免疫监视及退行性病变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自1919年被发现以来,小胶质细胞一直被认为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部。
2025-04-10 03:55
业内有这么一句话:“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 之所以发生如此巨变,离不开一批批农业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其中有个闪亮的名字,人们不会忘记——“中国长绒棉之父”陈顺理。
2025-04-09 09:54
在现代化工中,90%以上的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参与。 团队研制了世界首套双光束原位透射红外光谱,在催化反应中发现了新机制。
2025-04-09 09:54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席鹏教授团队联合河北大学高保祥教授课题组,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HBimmCue,实现了对线粒体内膜环境的高分辨率、高亮度动态观测。
2025-04-09 09:53
千松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2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通过推广林草间作、林牧结合等多种模式,完成造林工程逾百万亩。2013年开始,千松坝林场在大滩镇小北沟村荒山上植树造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旅游、餐饮、民宿等发展。
2025-04-09 09:53
润滑材料在飞机的诸多部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发动机、起落架、舱门、尾翼,以及液压系统等部位都离不开高性能润滑材料的支持。为我国一款重要飞行器研制高性能润滑剂是乔旦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而她也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5-04-09 09: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