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书说中医”第十四期:黛玉错服补益药
首页> 科普 > 正文

“书说中医”第十四期:黛玉错服补益药

来源:光明网2021-08-03 14:0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编者按:“书说中医”栏目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光明网共同推出,精选优质中医药科普图书,普及中医药知识,带您一同感受中医药文化。

  本期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柏灿

“书说中医”第十四期:黛玉错服补益药

  一提到《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人们的脑海中马上就会浮现出一个娇柔多病、弱不禁风的女子模样,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那些体弱多病的姑娘比喻为林黛玉。林黛玉从小就与中药结下了不解之缘。打从第三回中她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就是面庞怯弱不胜,自称“从会吃饮食起便吃药”,始终未断,请过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后来便一直服用人参养荣丸。贾母心疼至极,正好自己也在吃丸药,当下让人日后多配一料给黛玉。

  自此之后,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林黛玉就是个药罐子,乃至她最终患上肺痨并“苦绛珠魂归离恨天”为止。在此大家不禁要问:林黛玉已经这样在服药,并且从小开始服用的都是上好的补药,即便她先天体质虚弱,也总该有所效果吧?为什么她还会患肺痨?为什么如此薄命呢?虽然众人对黛玉的死众说纷纭,但归结起来不外是先天虚弱,后天忧郁两点。这固然没有错,但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则极易被忽略,那就是误用中药!

  黛玉对中药的误用包括两个方面:用药不当与用法不当。首先,人参养荣丸是一个古方,里面除了人参以外,还含有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等补气药,以及当归、白芍、熟地黄、大枣等补血药,此外还有肉桂、陈皮、五味子、远志、生姜等理气温阳、补肾安神的药物。显然,此方的主要作用是补益气血,兼有健脑安神的功效,主要适用于那些精神不振、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心慌气短、记忆力减退、睡眠易惊醒等气血不足的人群,如产妇、失血病人、贫血患者等。

  然而,该方虽然用之得当非常有效,但用之不当则反而有害。为何?我们可以看出,全方除了白芍以外,大部分药物都为温热之性,尤其是肉桂与生姜的温热之性尤甚是一张温补之剂。这种偏性明显的方药,如果在用之不当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助阳伤阴生火的不良反应。不幸的是,林黛玉恰恰就属于用之不当之列!再来看林黛玉的身体状况。

  黛玉虽然先天不足,体质虚弱,但她当时毕竟年幼,属于稚阴稚阳之体,尚处生长发育阶段,按照常理是不需要依赖药物调补的。即使服用,也应当选用性质较为平和的品种,以调理功能、改善体质、激发机体自身功能为主。应用的原则应点到为止,不可过用、久用,此即中医所谓的“中病即止”。那些偏性明显、作用显著的药物,不应该贪图一时之效而多用、久用,不然不仅于身体无益,反而容易因药物的偏性导致机体阴阳失衡,黛玉就属于不明所以滥用补药的典型!

  此外,黛玉生性多愁善感,郁郁寡欢,属于中医里“肝郁气结”的典型病例。郁久即会化火,而暗耗阴血。因此,黛玉的体质固然气血不足,但更为重要的是存在着阴血亏虚的症状。针对这个情况,黛玉的用药就应当以养阴补血为主,温热之品是不能多用、久用的。但是她从小便服用人参养荣丸之类的补药,并且强调了是常服、久服,“从会吃饮食起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这是多么可怕、多么不可思议!以至于她在后期会出现明显的过服温补药的副作用:神思恍惚,咳嗽咯血,浑身火热、面上发烧、腮上通红。倒是在第四十五回中,宝钗来看望她时对她说:“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宝钗建议改由性凉润补的燕窝替代温补的人参养荣丸,这样一来更加针对黛玉阴虚血亏的症状,倒是有几分道理。

  最后来了解一下肺痨。肺痨相当于目前西医所说的肺结核,中医简称“痨病”。目前认为,肺结核主要是感染了结核杆菌所致,中医称之为“痨虫”。肺痨是一种以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低热盗汗,体虚乏力,形体消瘦,两颧潮红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尤其到了中后期,以上症状更加明显,并且会出现咯血症状,及至不治身亡。这一过程在林黛玉身上体现得十分明显。那么,为什么黛玉一边在服用药物,一边病情进展仍然飞快呢?

  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

  ①痨虫损伤机体,消耗肺阴;

  ②情绪抑郁,肝郁化火,出现肝火上犯于肺(根据五行学说,肝属木,肺属金,中医称之为“木火刑金”),灼伤肺阴的现象;

  ③由于长期服用人参养荣丸等温补中药,损伤机体阴液,以至阴虚火旺。

  这样三座大山压于一身,常人都受不了,更何况从小就体弱多病的林黛玉,岂有不垮之理?小说里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林黛玉无疑是个悲剧人物:家世悲凉、爱情悲愤、健康悲剧、命运悲惨!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她的健康悲剧很大一个缘由是来自于为了健康而应用的药物!世人当以此为戒,不要盲目迷信补药而滥用,尤其是那些作用显著的药物,更应万分小心。对用之有效的药物也当坚持“需则用之”的原则,不要贪图效果而长久服用,应当明白“凡药三分毒”的道理。

  本文摘自:杨柏灿《药缘文化——中药与文化的交融》

  【相关文章】

“书说中医”第十一期:从中药铺走出的“龙骨”——甲骨文

“书说中医”第十二期:解暑化湿度三伏

“书说中医”第十三期:产后宜服生化汤

  出品:光明网 中华中医药学会

  监制:战  钊 宋雅娟

  策划:张梦凡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邕江引水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年来,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生产应用,香港在上中下游“全链发力”、促进“环环相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愈发清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2024-12-03 16:02
12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首台硬岩掘进机(TBM)“江汉先锋号”在土建4标8号平洞顺利始发掘进,标志着引江补汉工程正式进入TBM掘进施工新阶段。
2024-12-03 09:05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了运城市夏县崔家河遗址考古发掘资料,该遗址属于距今5000余年的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并出土一件同时期罕见的彩陶鱼纹盆。
2024-12-03 04:15
近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普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此次修订聚焦科普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强化了社会各界的科普责任,
2024-12-03 04:50
记者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将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探索建立专精特新赋能体系,健全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相适应的要素保障制度。
2024-12-03 04:50
一件采集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早白垩世恐龙标本被认定为窃蛋龙类恐龙新类群——百年鸳鸯龙。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上。
2024-12-03 04:50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中山本底站”)1日正式业务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将对南极大气成分浓度变化进行连续、
2024-12-03 04:50
11月30日晚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圆满完成首次发射任务,验证了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在硬件、软件、人员等各方面已具备常态化发射能力。
2024-12-02 08:55
房元鹏分析,比较来看,我国的天舟飞船属于大型货物运输飞行器,上行装载货物能力强。
2024-12-02 08:50
从农业农村部获悉,12月1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广东省广州市落下帷幕。
2024-12-02 03:45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期间,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
2024-12-02 03:40
科学与哲学关系密切,恩格斯早就提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有着独特思维方式的哲学必然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自觉改变其本身的形式。
2024-12-02 03:45
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
2024-12-02 03:40
让年轻人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在技术攻关中敢于给他们压担子,并对他们可能遭遇的失败给予一定的宽容度。
2024-11-29 09:51
国家医保局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情况。据介绍,自成立以来,国家医保局已连续7年开展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835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谈判新增530种,竞价新增38种。
2024-11-29 09:49
第二届链博会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增先进制造链展区,从研发设计、新材料运用、关键零部件及加工、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等四个方面,展现全球先进制造领域从前端设计到终端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
2024-11-29 09:48
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奋力谱写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024-11-29 09:47
根据规划,中国计划202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关键技术攻关;2027年左右发射3颗先导试验卫星,开展下一代新技术体制试验;2029年左右开始发射下一代北斗系统组网卫星,203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
2024-11-29 09:35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有一道看似难以跨越的鸿沟——科技人员通常不熟悉市场、经营和生产,企业经营者往往搞不懂前沿科技。
2024-11-28 02:50
在光通信系统中,硅基调制器是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关键一环,是整个电光信息转换的“心脏”——信息经过这个枢纽来去、流转,高效搭上光的“顺风车”,奔赴不同目的地。
2024-11-28 02: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