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加强中医话语体系建设很有必要
首页> 文化 > 正文

加强中医话语体系建设很有必要

来源:光明网2021-08-06 17:0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 卢祥之

  中国医学的话语权,从来在欧美发达国家主流医学体系中没有中医地位。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国美国关系改善,1973年内华达州成为美国第一个针灸、草药和其他中医疗法合法化的州,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针灸已纳入美国部分地区劳工受伤医疗保险制度,为中医地位和话语体系加强奠定了基础。中医也就进入西方主流社会视野。但发达国家,仍把中医归纳为“替代医学”(alternative medicine),在美国也有学者叫“替代疗法”或“补充疗法”。

  国外如是,国内也近似。通过近两年新冠肺炎救治这一历史过程可以清楚看出,在国内,中医和西医在话语权上也不是一个层面。所以出现电影《中国医生》,虽然社会反响很大,但也反映出一种社会意识。新冠肺炎疫情基本过去后,当时的中医一线领军人物张伯礼先生在做总结时痛心而且深刻的就这一问题进行过剖析。

  今天快速崛起的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经济大国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大国文化。中国医学正酝酿一次更大的学术转型,即朝着构建大国学术文化体系的方向迈进。构建中医话语,讲述中医故事,介绍中医经验,传播中医智慧,并与世界医学开展对话、交流和交融,已成为当下中国中医学者义不容辞的社会担当。

  中国中医数千年来走到今天,面临伟大振兴新的历史阶段,历经多少考验而能浴火重生,历经多少风险挑战而能凤凰涅槃,不仅没有被严酷考验击倒,反而迸发出更加强大的发展势能。尤其是近年新冠肆虐的“压力测试”,测出了中医发展无限的韧性与后劲,显示了中医强大修复能力和旺盛的生机活力。

  中医体系面临守正和创新的机遇。中医的创新和守正传承是相互关联的,任何创新都不能从零开始,需要以既成学术成果作为其出发点。创新与守正之间,具有着内在的联系。同时,学术创新又不同于重复,应当增加或提供以往的学术研究所没有的部分。所以,创新需要超越以往,一方面以过去积累的成果为出发点,另一方面通过提供新的、具有积累意义的成果而超越以往,并由此成为未来研究的新起点。

  所以,我们需要平心静气的审视,精心斟酌、综合,谨慎周全的进行“守正”;守好牢固的学术基础,有如唐代韩愈所说:“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鼎力的,全方位的,用崭新的多维视角和现代手段,融合、借助科学研究、科学技术诸多进展,面向未来,立足创新,如爱因斯坦所说“真理的再发现”。未来的中医,不会依旧是传统的体系,也不可能还是原有的学术范式。

  中医从本质上说,是哲学的,具有非常明确社会科学属性。中医的哲学思想来源于中国文化,最着重的是讲究事物的属性,注重人体生理、病理、病机的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关系。几千年来,中医学正是在接受、借鉴了东、西方人类共同的卓越思想,尤其是在学习、研究、彰显、洞鉴、涵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钩深极奥,继承了“合理内核”和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不断深入跟进,不断融合、扩大、丰富,从而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学习中华文化,研究中医,是一条最好捷径,这就是对“中医是开启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最好铨释。

  我们中国的朴素愿望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展现新作为、焕发新气象,和世界各国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发展,让文明的光芒更加熠熠生辉,中国的奋斗,会成为世界的奋斗;中国的贡献,已经赢得世界的尊重。1956年,毛泽东主席就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当代中医更有能力,更有底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主自信地深度思考自身未来发展。2020年是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早在140多年前,恩格斯就深刻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上科学的各个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们在重新构建中国医学体系“起点”时刻,重温恩格斯的名言,有着特殊现实意义,还有深层的民族意涵。作为“开启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的中医,应当以更深远的价值追求看待未来发展深度。

  世界上一切文明的辩证法都是哲学的生命线,也是推动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永续发展的重要思维方式。而在中医和未来发展的视野中,选择什么样的价值取向,选择什么样的创新思路,不仅是最显要的现实课题,也是最深层的发展命题。这些命题,呼唤着中国医学界的新开拓、新实践,需要站上文明思维的制高点,努力为人类医学发展奠定更合理、更深邃、更可持续的进步远景。从世界舞台视角,中国的医学新的体系、面貌和不断增强的话语体系,一定会成为世界医学的主流之一。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抵达吉隆坡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

  • 习近平访越 最全图集来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鹊系列发动机在其浙江湖州动力制造基地完成第100台正式下线,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动力系统实现从单台研制到批量制造的跨越,迈向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2025-04-16 10:2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团队,近期将历时3年自主研发的儿童用磁悬浮双心室辅助装置,成功植入一名7岁终末期心衰患儿体内。
2025-04-16 10:19
全球首次成功绘制六倍体小麦的端粒到端粒完整基因组图谱,实现了小麦基因组从“头”到“尾”无缺口的精确组装。
2025-04-16 10:17
从数学上讲,绳结交叉点与量子算法之间的理论等价性已经为人所知数十年,但直到现在才由该团队完全付诸实践。
2025-04-16 10:15
香江四月,风暖潮平,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于4月14日在香港开幕,为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勾勒出更包容、更可持续的未来图景。
2025-04-16 10:10
近年来,我国强化统筹规划,产学研用等相关主体密切协作配合,全力强化“政策扶持、科技创新、人才强基、对外合作、历史文化”等五大措施,推动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2025-04-16 10:09
借助一种名为SMART-EM(单分子原子分辨率时间分辨电子显微镜)的技术,首次在原子尺度上拍摄了催化反应过程。
2025-04-15 11:02
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马蜂窝发布《中国赏花游报告2025》
2025-04-15 10:46
春天里,田野上,一粒粒良种破土而出、向阳生长,承载起端牢中国饭碗的希望。既为品种权人提供有力保护,又有效规范种业市场,一粒种子伤“芯”被抚平的故事,折射法治对种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2025-04-15 11:00
中国是拥有杜鹃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超过530种。2018年,《毕节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条例》出台实施,形成对百里杜鹃资源保护“有地方性法规、有特设机构、有专岗人员”的立体化保护机制。
2025-04-15 10:58
从概念验证中心起步,一大批创新项目正培育成熟、投入市场,迈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2025-04-15 10:49
以耕地保护为例,为扭转黑土地退化趋势,我国自2020年启动实施了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
2025-04-14 09:58
北京市、中国科学院发布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设施开放运行报告,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布局建设37个科技设施,其中16个已向全球开放,包括多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025-04-14 09:57
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在江苏常熟下线,将用于世界最长高速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施工。
2025-04-14 09:57
志林肚天牛体色以浅红褐色为主,下颚内缘为黑褐色,触角呈暗红褐色。
2025-04-14 09:30
如今,科技小院的科研成果已经推广至山西长子县、榆社县等地,形成了“垃圾分类先行、农用酵素开花、有机合作结果”的发展路径。
2025-04-14 09:28
经监测,截至2024年年底,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12.75万吨,较2023年增加0.72万吨,增长5.98%,较2002年保护初期增长49倍;
2025-04-11 03:45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11日至12日,随着新一股较强冷空气东移南下,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强风、降温、沙尘天气,华北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性大风,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东部将出现暴雪,南方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风雹天气。
2025-04-11 10:23
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首次获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为认识月幔水的时空演化提供了关键约束。
2025-04-11 03:45
自然资源部10日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高纯石英矿成为我国第174号新矿种。据悉,这一矿种于2020年至2021年被发现,
2025-04-11 03:4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