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深受颈肩腰腿痛困扰咋办?日常自我调理可以用用这些招!
首页> 科普 > 正文

深受颈肩腰腿痛困扰咋办?日常自我调理可以用用这些招!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21-09-15 10:0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刘建华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马秋云

  随着电子产品应用日益广泛,上班族长期伏案工作,室外活动时间及强度大幅缩水,久而久之,大部分人群都会受到颈肩腰腿痛的困扰。

  颈肩腰腿痛怎么来

  中医将颈肩腰腿痛统称为痹病,发病原因不外虚实两点:“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气机郁滞、寒邪凝滞、湿邪阻滞、瘀血内阻等凡是能阻碍经络气血流通的一切病理因素,均可导致疼痛的发生。

  《素问·痹论》中总结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所谓行痹,即痹痛行无定处;所谓痛痹,即疼痛剧烈;所谓着痹,即疼痛重着,肢体酸重,疼痛特点皆由所受邪气性质而定。因此,行痹多发于春季,痛痹多发于冬季,着痹多发于湿气较重的暑夏之季。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又云:“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热痹”。

  所谓“不荣则痛”,即素体虚弱,气血化生乏源,无以荣养四肢百骸,发为疼痛,其疼痛多为空痛,劳累后加重。

  日常自我调理

  首先,要避四时邪气,尤其风寒湿气。避免过度吹风贪凉,夏季炎热,很多人喜欢在室内长期开空调,虽然解一时之快,但容易导致“空调病”的发生;冬季寒冷,一些年轻人追求“美丽冻人”,导致颈肩腰腿痛发病率直线上升。殊不知天人相应,春夏秋冬,寒温交替,阴阳变化,正如《黄帝内经》所言“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其次,正虚卫外不固是痹病发生的内在基础。应重视提高自身免疫力。

  要提高自身免疫力,需重视营养均衡,做到合理饮食。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基本不存在缺衣少食情况,但仍不乏营养不良群体。这部分人或因种种主客观原因不能保证一日三餐,尤其是不重视早餐;或一心追求苗条,过度限制营养摄入。提高自身免疫力,还要重视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有的人或迫于工作压力过度熬夜,或通宵游戏导致睡眠严重缺乏,长此以往,“竭其精,散其真,快其心”,最终导致“自伤气削”。

  总之,欲正气充足,则必“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保证气血生化之源充足,“形与神俱”则“病安从来”?

  再次,生命在于运动。《黄帝内经》中提到,营卫失调亦可导致痹证的发生。所谓营卫之气,皆水谷所化,营气循行于脉中,灌注五脏六腑,濡养全身;卫气行于皮肤分肉间,散于胸腹。而营卫之气有赖于阳气的推动作用,“动则生阳”,因此,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一定程度预防颈肩腰腿痛的发生。

  从西医角度来讲,适当的体育运动可提高机体的平衡、协调等能力,增强肌肉的力量及耐力,从而使关节活动更加灵活与稳定。但是目前有很大一批人为了锻炼身体,进行高强度及高难度动作,这是不可取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及肌纤维均有不同程度老化,其承受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不同人群要选择合适自己身体素质的锻炼项目。年轻人可选择跑步、球类运动等,中老年人群可适当散步,以及传统导引项目等。

  现代康复医学中,针对颈椎病提出的米字操,针对肩周炎提出的上肢钟摆运动,均为治疗效果突出又简便易行、在家即可自行锻炼的良方。对于颈肩腰腿痛人群,传统导引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包括目前较流行的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太极剑等。

  传统导引术讲究形神合一,强调在动作到位的前提下,还须重视意念及呼吸,即意识(心)、呼吸(息)、动作(身)三者紧密结合,经常锻炼,亦可移情易性、调畅气血,对焦虑、抑郁、失眠等也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慢性疾病的发作绝非一时原因,跟长期的不良习惯有必然联系。伏案工作、学习时要定时站起走动,活动颈椎及腰背,舒展四肢关节,适当进行一些室外活动。总之,颈肩腰腿痛发病率日益增高,但仍可提前预防,应及早改变不良习惯,增强自身体质,合理进行体育锻炼。

  因颈肩腰腿痛常合并于众多疾病中,如冠心病、风湿病、骨结核、肿瘤转移等,所以疼痛一旦发作,请务必及早就医,早诊断、早治疗。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2025年上合峰会国际贵宾欢迎宴会

  • 习近平主持“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鼓励卫星通信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城市治理等各行业各领域创新应用。
2025-08-28 09:35
8月26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2025-08-27 09:36
王蜜所在团队养蜗牛的装置和她用指甲油给蜗牛壳做的标记(首次发表,非授权禁止转载)。在中科院地球环境所,针对蜗牛壳体季节尺度研究,副所长晏宏提出的理念是,用空间换时间。
2025-08-27 09:47
8月8日至12日,第十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  近年来,更多养老机器人在家中、社区及养老机构落地应用,从桌面式机器人、轮式底盘型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人机共栖”的智慧养老图景正加速照进现实。
2025-08-27 09:45
作为海洋生物医药研发的特色方向,海洋中药尚不能满足中医药产业发展需求,其开发和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产业转化环节,郑明月指出,应借鉴“算法开发—标靶确证—临床转化”范式,构建海洋天然产物专属数据库和AI工具。
2025-08-27 09:45
一项近日发表于《应用生理学、营养学与代谢》的研究发现,摄入动物蛋白质食物与更高的死亡风险无关,甚至可能降低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率。论文第一兼通讯作者、加拿大营养策略公司负责人Yanni Papanikolaou表示,“综合这类观察数据与临床研究,很明显,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均有益于健康长寿。
2025-08-27 09: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