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时令养生|高能预警!两类人无法享受腊八粥这类食物
首页> 科普 > 正文

时令养生|高能预警!两类人无法享受腊八粥这类食物

来源:光明网2022-01-10 15:3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 王嘉麟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我国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腊八饭”、“腊八蒜”的习俗。

  “腊八粥”,也称“七宝五味粥”,是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以庆祝丰收。在清代富察敦崇1961年出版的《燕京岁时记》就记载腊八粥的做法:“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涤器,终夜经营,至天明时则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

  可见,腊八粥特别讲究食材的丰富性,五谷杂粮都不嫌弃。但是有两类人就无法享受这类美食。

  1、脑梗死患者

  腊月隶属于冬季相对寒冷的阶段,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之称。中医认为“寒主收引”,在严寒的气候,人体外周血管易受到寒邪的影响,造成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因此,腊月的血压,不易用原有剂量的降压药控制,而高血压又是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导致中风病易复发。传统腊八粥为多种食材熬制而成,又添加白糖等,食用后血糖特别容易增高,血液粘稠,将进一步增加血管阻力,故不建议脑梗死患者食用。但如果甄选特殊食材,也可熬出相对风险低的腊八粥。我们将米类,特别是糯米和白米等,换成豆子,比如各种芸豆、红小豆等,同时添加燕麦以增加粘稠度,控制血糖上升速度,也可以酌情食用,还可以放点芹菜叶、西红柿、山楂同煮,有利于稳定血压。

  2、失眠患者

  中医讲“胃不和则卧不安”。饮食失调,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扰心神,或脾不运化,气血生化乏源,心神失养,均可出现失眠。腊八粥的食材很多,脾胃虚弱的患者,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进而影响睡眠质量。因此,建议失眠患者的腊八粥可以少放黄豆、黑豆等,淀粉豆子和养生食材在烹调之前要充分浸泡,煮后就会更加柔软,容易消化,同时可酌情加入酸枣仁、灵芝、远志、首乌藤等安神之品。

  最后,推荐一款适合老年人食用的腊八粥。老年人代谢功能衰退,多属于阳虚体质,容易出现怕冷、四肢不温等症状,因此,老年人的腊八粥以温补之品为主。

  【食材】花生、黄豆、红豆各40克,燕麦50g,红枣、栗子各6-8个,莲子20克,水适量。

  【做法】

  1、黄、红豆、燕麦洗净后泡水5小时;

  2、黄豆、红豆、燕麦煮熟;

  3、加入其他食材,煮约30分钟;再加入煮熟的黄豆、红豆、燕麦,熬约30分钟即可。

  【禁忌】

  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脑梗死、冠心病、消化不良患者不宜食用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名字玄、门槛高?看量子信息科学如何重塑未来

  • 用雕塑凝固抗战记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湖南益阳,大通湖区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王建刚守在水田边,脸上的汗连珠落下,在稻秆上摔出水花。在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下,再生稻种植在湖南年推广面积已超400万亩,越来越多种粮大户从中受益。
2025-08-04 09:43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韩文标团队首次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为揭开双黑洞的形成之谜提供了全新线索。研究团队注意到,若双黑洞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并合,绕第三个天体的轨道运动会产生沿着观测者视线方向的加速度,进而通过多普勒效应改变引力波频率,在信号中留下独特“印记”。
2025-08-04 09:40
经过近10年的持续攻关,研究团队采用单晶石墨作为前驱体,在金刚石压砧内的准静水高压(2亿兆帕)、高温(1400摄氏度)条件下,成功合成百微米级大小、高度有序的六方金刚石三重孪晶样品。
2025-08-04 09:37
现在,深海所的科学家与合作者首次在深渊极限深度中发现了大规模的化能合成群落,几乎覆盖了整个北太平洋的深海俯冲带,在海沟中绵延超过2500公里。“我们的分析显示,深渊冷泉甲烷的碳和氢同位素值非常负——指示甲烷是微生物成因,是在微生物作用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的。
2025-08-04 09:36
光明日报上饶8月3日电 记者王洋、李玉兰、胡晓军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在蜘蛛物种多样性初步调查中发现了跳蛛科合跳蛛属新物种——婺源合跳蛛。
2025-08-04 09:29
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2025-08-01 10:17
今年是中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10周年,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从试点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推进的历史性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2025-08-01 10:16
31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297项,其中约三分之二是首次提出。
2025-08-01 10:11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3部分:直流断路器》和《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5部分:直流转换开关》近日正式发布。
2025-08-01 10:11
复兴油田首期石油2010.06万吨、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
2025-08-01 10:10
六方金刚石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人工合成最大难点在于高温高压下六方金刚石的形成能量高于普通金刚石,因此高温高压产物常以普通金刚石为主,而难以得到六方金刚石。
2025-07-31 10:27
当机器人不再只限于执行预设操作,而是能够具备自主思考和判断,具身智能或许将会很快在更多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投入应用,为人类的未来社会开创更多可能性。
2025-07-31 10:23
当前,高校应以人民为中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
2025-07-31 10:20
“我们使用导航软件时,经常用到的信号灯倒计时读秒功能,正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透传’的实时位置服务数据实现的。“北斗+人形机器人”“北斗+农机”“北斗+打桩机”……北斗系统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在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
2025-07-31 10:15
7月30日15时49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托举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直冲云霄,将其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7-31 04:55
科技浪潮下,侨界青年索华也带来创业项目——基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研发和产业化,顺应新能源与“双碳”目标趋势。
2025-07-30 09:41
中国国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带来气候多样性,适宜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生长。答:“十四五”以来,在消费升级与供应链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果蔬产业发生着诸多变化。
2025-07-30 09:40
面对激荡的国际竞争局势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唯有主动拥抱变革,让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充分浇灌产业创新的“广阔田野”,方能赢得战略主动、制胜未来。
2025-07-30 05:00
前不久,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增至25项,继续领跑全球。
2025-07-30 05:00
29日12时11分,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30 05: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