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学过龘年·健康篇|春节期间两碗汤,控糖控脂保健康
首页> 新闻 > 正文

科学过龘年·健康篇|春节期间两碗汤,控糖控脂保健康

来源:光明网2024-02-12 07:45

  过节期间,无论是热气腾腾、温馨团圆的家宴,还是欢歌笑语、美味佳肴的聚餐,在主食、肉菜类食物之外,都会有一道汤品。而色、香、味俱全的汤品不仅可以照顾到不同人群的饮食喜好,还可以温暖冬季的肠胃。北方最常见也最受欢迎的汤品可能是疙瘩汤和酸辣汤等,而南方最常见的汤品可能是各种鸡汤、鸽子汤等。对于平常身体健康的人群来说,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随意选择汤品,但是对于血糖高或血脂高的人群来说,汤品的选择还是有一定讲究的。今天就介绍两款适合糖尿病人群和高脂血症人群喝的汤品,帮助您健康地享受美味。

科学过龘年·健康篇|春节期间两碗汤,控糖控脂保健康

  (该图片由AI生成)

  竹荪山药煲冬菇鸡

  材料:竹荪10g、山药30g、香菇15g、胡萝卜30g、鸡肉50g,生姜3g,盐适量。

  制法:干竹荪切除菌盖后泡发,冲洗后焯水。山药、胡萝卜切块,与泡发的冬菇和鸡肉一同放入汤煲中,加水适量,大火滚15分钟,改小火煮30分钟,加入竹荪再煮20-30分钟即可。出锅时可根据隔热口味撒入少许葱花点缀。

  营养价值:白色的竹荪和黑色的冬菇均为菌类食物,富含多种氨基酸,将其放入汤中,可增加汤汁的香气,少许调味,汤品即可鲜美浓香,且具有促进食欲,增加香味的作用。而微黄的山药、橙黄色的胡萝卜与常见的蔬菜相比,含有更多的淀粉,不仅可以当做蔬菜来吃,也可以当做主食食用。煮熟后呈现白色的鸡肉,既增加了汤品中脂肪、蛋白质,又可以调节口味,因为鸡肉中含有的氨基酸、脂肪溶于汤中,和猪肉、鱼肉相比,味道的层次感更为丰富。再加上翠绿的葱花点缀,节日的餐桌上,摆上这样一份汤品,色、香、味,俱佳,同时还不失营养搭配。对于糖尿病人群和高脂血症人群来说,用这样的一碗汤,来代替高油高盐高淀粉的疙瘩汤,可以起到稳定血糖,控制血脂的作用。

  如果说上面一碗汤还不能体现中医食疗的特性,那么下面这碗汤,不仅营养搭配合理,还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山药茯苓煲乳鸽

  材料:山药10g、茯苓5g、龙眼肉3g、乳鸽20g、猪瘦肉20g,盐适量。

  制法:山药、茯苓洗净浸泡60分钟,龙眼肉洗净;乳鸽处理干净,猪瘦肉切块,将乳鸽和猪瘦肉焯水,将所有原料放入汤煲中,加水适量,大火烧开,转小火煲60分钟,略微加盐调味即可。

  食疗作用: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具有健脾补肺,益精固肾的作用,特性是补而不腻,香而不燥。自古以来,山药就是中医食疗中常见的“理虚要药”。山药作为常见的食材时,烹调方法多种多样,既可以碾粉蒸糕,做成主食、甜食,也可以切片煎煮当茶饮或粥汤。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的功效。龙眼肉味甘性温,入心脾经,具有补心安神,养血益脾的功效。最后加入的鸽肉、瘦猪肉均为血肉有情之品,可以起到补益气血的作用。这样一道健脾补肺、补心安神、滋补肝肾、益气养血的汤品,在冬季的假日,代替单纯的鸡汤、鸽子汤,平素体虚的慢性病人群,可以适当饮用,更能起到养生健体的作用。

  联合出品: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光明网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 魏帼

   统筹:涂子怡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石榴籽连籽 共庆“三月三”

  • 燕园春意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目前,中国电信积极探索中央企业和国家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范式,打通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通道,推动量子技术产业化发展。
2025-03-26 10:28
至此,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已经圆满保障空间站任务以来的19次出舱活动,使用年限次数超出“3年15次”的寿命设计指标。
2025-03-26 10:27
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出海”“出圈”,让更多澳大利亚华商和杨东东一样,开始将目光瞄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积极寻找投资机会。
2025-03-26 10:2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旅需求正从“看山看水看风景”向“品文品魂品生活”转变。比如,逛博物馆,青铜器的精美纹饰固然能够吸引人的兴趣,但观众更希望了解青铜器纹饰背后的礼制密码;去故宫旅游,飞檐斗拱彰显的传统建筑之美固然让人欣喜,但榫卯结构背后的“天人合一”哲学更引人深思。山水器物背后的文化密码,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不易被直接观察和理解,而数智技术为游客了解这些文化密码提供了一把钥匙。
2025-03-26 04:45
记者从25日召开的中央企业“人工智能+”媒体通气会上获悉,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持续深化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项行动,着力提升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在工业制造、能源电力、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布局应用人工智能,科研、生产、客服等方面降本增效明显。
2025-03-26 04:45
25日,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以下简称“细胞谱系设施”)在广东广州国际生物岛正式启动建设。这一设施是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025-03-26 03:45
1956年,27岁的林皋带领年轻教师和同学们从零开始,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激振和测振仪器设备,在我国率先开展大坝抗震试验。
2025-03-25 09:10
2024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长1.3%。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方面,《报告》指出,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03-25 09:09
在应用数学中心,来自东南大学通信、网络安全、电子、医学、制药等约10个学科的科研团队经常汇聚一堂,寻找交叉融合的合作点。
2025-03-25 09:05
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以下简称“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张敏的诊室里,4岁小患者洋洋(化名)的父母激动地向医生连声致谢,
2025-03-25 04:05
在蛋白质设计领域,传统方法面临着诸多难题,如需要丰富的专家经验,且要经过数以万计的实验试错,时间长、成本高,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行业发展。
2025-03-25 04:05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海洋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该大模型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25-03-25 04:05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2025-03-24 12:09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2025-03-24 08:53
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也将在论坛年会期间发布。
2025-03-24 08:49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2025-03-24 04:55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日前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
2025-03-24 04:55
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
2025-03-24 04:55
记者22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我国油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
2025-03-24 05:25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