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每年的10月22日为世界传统医药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思茅区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精髓,探索发展新路径,让中医药融入日常生活,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思茅城区的淞茂中医馆,药柜上摆满了各类用中药材做成的可口小零食,山楂、紫苏、陈皮、茯苓等日常生活中叫得上名字的中药,在这里都被制作成了食品。新奇的味道、不一样的制作方式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购买。此外,中医馆还取营养学、诊断学、经络学、系统论等诸多学科之精髓,推出了现代化中医食疗技术,以十二经络导电情况计算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并辅助传统中医辨证确定食物搭配方案,为市民提供针对性的健康调理建议。
市民罗红霞说:“我平时比较喜欢购买药食同源的产品,对中医也比较关注,我会在不同的季节以及不同时间段购买相对应的产品来调理,滋补身体,缓解工作压力。”
将中药材与美食相结合,实现药食同源、药食不分,药食同补,让药膳既具有中药疗养功效也具备食物美味。当前,“中药茶饮”“中药咖啡” “中药糕点”等各种药食同源食品成为养生消费的热门选择,“中医药+”成为流量密码。传统中药材融入现代饮食,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打开方式”。但仍需要注意的是,中药食养不可盲目追风,而应依据自身特点量身定制,长期食用需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组方,确保安全性、营养性、功能性的食品才能达到食养作用。
“平时,我们会结合二十四节气,推出一些有针对性的产品。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我们咨询了中医专家的专业意见,将传统中药与现代生活方式结合起来,更契合年轻人的心意。今后我们也将积极研发新品,让更多药食同源产品融入年轻人的生活,推广中医药文化。”淞茂中医阳光新城馆馆长方杰表示。
发展中医药文化不仅要创新更要传承和保护。走进距离思茅中心城区不远的淞茂谷,林间的清新空气中散溢着淡淡的中药材清香,令人心旷神怡。据了解,淞茂谷是普洱淞茂谷林下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建立的获国家批准的林下利用野生珍稀药材基地,占地5000亩,种植龙血树、余甘子、石斛、滇黄精等种类丰富的中药材。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种植中药材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从源头上保证了中药材品质。淞茂谷依托中药材资源,将珍稀药材保护、开发、科研、加工、销售、种植技术推广、中医药健康旅游集为一体,打造独具特色的中药材康养旅居模式,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途径。
“我们对中药材的传承保护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我们优选纯正的种源,确保中药材种苗的纯正;其次,我们采用林下仿野生种植模式来进行中药材的种植,让中药材回归自然,吸天地之精华;此外,我们严格按照采收时令来对中药材进行采收,在原产地对中药材进行粗加工处理。”普洱淞茂谷林下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天朝介绍。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对于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的新融合中找到方向、让经典焕发新生,一直是中医药发展绕不开的必答题。近年来,思茅区聚焦资源优势,不断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积极打造“中医药+”项目,将中医药养生文化与群众生活、文旅发展相融合,与思茅民间流行的端午养生习俗相结合,多次举办百草根节系列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推介中医药健康文化、药食同源饮食文化,让群众感知中医药文化魅力。未来,作为“云药之乡”的思茅区,中医药文化还有更多方向值得探索。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部署要求,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完善思茅区中医药服务体系,在思茅区人民医院挂牌成立了思茅区中医医院,各乡镇(街道)卫生院建设了标准化的中医馆,基层中医药诊疗服务量占比逐步提升。”思茅区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周学云表示,将抓好中医药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把中医药宣传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进小区、进学校”服务活动,推动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调理走进“千家万户”。(作者:罗嘉 陶俊蓉 鲁海杨)